鸽毛滴虫病诊治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鸽毛滴虫病是鸽常见病之一,由毛滴虫引起。它主要危害幼鸽,死亡率高,成年鸽往往带虫而不表现症状。

一、临床症状羽毛松乱、消化紊乱、腹泻、食欲减退、消瘦。初期饮水增多,之后出现饮水困难,“肿嗉子”,嗉囊充满气体,口流绿色的涎水,口腔分泌物增多且黏稠,呈浅黄色。有的下颌出现肿胀,手触之可摸到黄豆大小的硬物。二、剖检变化剖检病鸽可见鸽的口腔和咽喉黏膜形成粗糙纽扣状的黄色干酪样沉着物。有的病鸽的整个鼻咽黏膜均匀散布一层针尖状病灶。三、实验室诊断用生理盐水沾湿的棉签,在病鸽口腔内刮取黏液镜检,可看到淡灰色梨形或椭圆形活动的虫体。根据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诊断即可确诊。四、防治措施消灭成鸽体内的病原是预防和控制本病的重要方法,雏鸽常因吞咽亲鸽嗉囊中的鸽乳直接被传染。后备种鸽4个月龄前要离地饲养,这样可以减少后备鸽和污染源的接触机会。从乳鸽留种出来的种鸽要喂3-5天的甲硝唑,4片药对1公斤水,让鸽子自由饮水;在3个月龄时需再喂1个疗程的甲硝唑预防;后备种鸽成熟后配对上笼前喂甲硝唑5天。在以后的饲养中要定期药物预防,每月用硫酸铜溶液或高锰酸钾溶液饮水3-5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