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绘画中特有的透视方法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中国绘画和西方绘画一样,都讲究画面的透视效果。
西方画家的透视是焦点透视,画中只有一个视点(即人的视角)和一个消失点,这接近于人类观察自然界的实际状况。
而中国绘画并非如此,它有很多个消失点,画面中,画家的视角是随意移动的,因而产生了多个消失点,这叫做散点透视。
散点透视理论中,主要有“六远”的说法:高远、深远、平远、阔远、迷远和幽远。
高远。
“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这种透视法主要用于表现高大雄伟、气势磅礴的景物,使人油然而生“高山仰止”之情。
深远。
“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这种方法,主要用于表现幽深的意境,展现山重水复、无穷无尽的景色。
平远。
“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这种方法主要用于看到的对象,一般不甚高,多属于山林获泽,远浦遥岑之类,在我们生活中最为常见。
阔远。
“有近岸广水,旷阔遥山者,谓之阔远”。这种方法主要表现,近景是岸,中景是宽阔的水,远景是山。与平远近似。
迷远。
“有烟雾暝漠,野水隔而仿佛不见者,谓之迷远”。这种方法主要用于表现空梦辽阔,神秘迷离的艺术境界。
幽远。
“景色至绝,而微茫缥缈者”。这种透视方法与迷远近似,没多大特色。